title

硕士生导师

地质工程硕士生导师简介

2024年09月20日 10:16  点击:[]

 

孟上九,1971年生,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地震工程》副主编。主要从事煤矿动力灾害、废弃矿井利用、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58篇,其中SCI/EI检索27篇;获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5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共2项。承担博士生《煤矿动力灾害(矿震)专题讲座》、硕士生《深部开采与冲击地压》《采矿工程学科专题讲座》等课程教学工作。

 


商宇航,1983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在读博士,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获得者,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矿井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5年,主持完成纵向科研项目5项;主持完成政府、企(事)业单位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先后荣获黑龙江科技大学“三育人”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联系邮箱:hsy@usth.edu.cn。


 

邰振华,1986年生,中共党员,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重磁勘探高精度数据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数据解译等方面的研究。主持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1项、省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参加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子项目、黑龙江省东部地球物理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深部构造研究等科研项目及其它技术服务类项目多项;发表科研论文2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4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

 

张博,1988年生,中共党员,讲师,博士,博士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系副主任。主要从事矿井水文地质地下水迁移与污染治理相关方向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资助项目1项,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级项目2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1篇;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4项;出版教材1部。

 

杜添添,1989年生,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1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地质勘探、煤田地质勘探、地球化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共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检索3篇。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校人才启动基金项目以及多项横向项目。

 

田立慧,1979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黑龙江省地质学会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冻土力学及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4篇;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



王键,1987年生,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1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主要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成矿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共发表论文9篇,其中EI以上检索5篇,专利3项。先后承担或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等。


黄德智,1976年生,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发表SCI检索论文1篇、EI检索论文2篇。先后参与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



王师捷,1993年生,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21年引进我校,从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造山带与盆地构造,在中亚造山带古生代火山岩形成机制、构造演化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先后参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2项,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中心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王晓宁,1993年生,中共党员,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2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国家重点实验室)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主要从事实验岩石学、高温高压岩石流变学等方面的工作。共发表论文6篇,其中发表SCI检索论文3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科院科技先导研究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黑龙江省高校人才启动基金项目1项。


郑剑,1993年生,中共党员,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2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兴趣包括区域构造演化、古应力分析、数值模拟等方向,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5篇、EI论文2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科院科技先导专项研究子课题1项、横向项目1项,主持黑龙江省高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1项。


许成瀚,1990年生,中共党员,讲师,博士,202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主要从事金属矿床成矿理论、区域成矿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8篇、EI论文1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吉林省地勘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地勘基金项目总计10余项,参与横向项目若干。主持黑龙江省高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1项。


 

范兴竹,1989年生,讲师,博士,202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方面。现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合作作者发表SCI文章7篇,合作作者发表核心文章3篇。参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项,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2项,吉林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2项。


刘开君,1990年生,讲师,博士。202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主要从事大洋金属硫化物、纳-微米矿物制备和改性等方面的工作。共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中国地质科学院开放基金、黑龙江省高校人才启动基金及多项横向项目。

 



关闭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451-88036109
  • 联系邮箱:83838@qq.com